Reviews


Project maintained by Boheme13 Hosted on GitHub Pages — Theme by mattgraham

Dorian

回到上一页   

avatar

作品:Dorian
作者:Will Self
评分:0/5

关键词:道林格雷重写;80s;三角关系;三毒;艾滋潮;戴安娜王妃

这本书进了2001年的布克文学奖长名单,它把王尔德的经典作品《道林格雷的画像》改编到了1980年代的伦敦。1981年整个英美刚刚经历完性解放和嬉皮士运动,性少数群体在社会上开始被承认,王尔德那个年代的性压抑已经缓和许多,但另一方面,反文化运动后的毒品泛滥和free love(自由性爱)也成为了男男女女亚文化中的主流。

一开始天性单纯的美少年Dorian从牛津毕业后从事慈善公关工作,他大学期间就开始和摄影师Baz谈了2年恋爱,Baz是一个热衷参与平权运动的Gay。就和原著一样,Baz的前男友Henry爵士是一个善于操纵他人、诱导别人坠入道德深渊的男人。Henry一次在Baz的工作室里看到了Dorian专门拍的私密录像带(对应道林格雷的画像),视频里Dorian美好的肉体勾起了Henry最原始的控制欲,于是他不顾Baz的反对,开始用毒品、性爱、钱权诱惑Dorian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。

事情的失控源于男妓Herman,道林十分喜欢Herman想把他介绍给Henry和Baz,三人一起打毒针+群🍌,但在过后Henry塞给了Herman一整包🌊洛因,Herman直接全吸了死在公寓里。这件事导致Dorian录像带里的样子开始变得狰狞。其实Herman有一个男朋友Ginger,Ginger知道了Dorian等人杀死了Herman,于是他此后花了十多年寻求复仇机会。但Henry等人的报应很快就到了,Herman隐瞒自己感染了HIV,几人注射针头时全部感染了,在那个没有特效药的艾滋潮年代,感染上这种疾病几乎是死路一条。

10年过后,Henry和Baz的疾病越发严重,但Dorian因为有录像带的保护一直无症状,还成为了纽约的交际花,但他的录像带却呈现出HIV患者病入膏肓的模样。Dorian十分痛恨Baz给他带来的诅咒,于是他愤怒中杀死了Baz. Herman的前男友Ginger一直想报复Dorian。在几次交锋后Dorian最终杀死了对方,从此完全走向了堕落的深渊。

但其实上面这些故事都是Henry在病榻上想象出来的,感染了HIV的他嫉妒Dorian健康、事业成功、还关心性少数群体平权,于是编造出了这本关于录像带的小说。Henry死后他的妻子发现了这份手稿,于是把它交给了Dorian本人,Dorian对这些诽谤十分震惊,否认了录像带的存在。

但此后Dorian不断产生Henry的幻觉,根绝后记的暗示确实存在录像,终于一天Dorian在公园散步时他遇到了Henry,Henry把他带到公厕里拿刀捅死他,临死前Dorian才发现Henry的样子是自己的幻觉,对方其实是来复仇的Ginger.

所以这本小说根据暗示大概就是不管录像带是真是假,至少Herman和Ginger都是真的人物,Dorian一定造成了Herman的死亡才会导致Ginger的复仇。

道林格雷的故事只是小说的明线,小说有另一条没那么容易被发现的暗线——戴安娜王妃嫁入皇室到最终遇害的过程。我是读了大半本书才发现原来小说里到处都是戴妃,这种理解困难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密切相关。这本小说的语言晦涩至极,如果福斯特的作品难度是2,王尔德的原版阅读难度是4,这本阅读难度至少有6. 大量法语词出现在各种描写里,而80年代专属的各种名词(比如各种毒品的代称)、地点、文化产物汗牛充栋,更可怕的是,作者对于人名的运用也是灾难,虽然全书章章都有戴安娜,但从头到尾从未提到Diana这个单词,而是采用了以下代称:‘Princess of Wales’ (威尔士公主),’Her Royal Regurgitation’ (皇室里的信息反流), ‘the Princess of Clothes' (时装公主), 'Royal Fag Hag' (男同倒贴女亡) 'Thickie Spencer' (蠢猪 Spencer是戴安娜的姓),最终猜出作者在讲戴安娜纯属巧合看到了多次”Lady Di” 再加上作者不断讽刺Lady Di脸上那种郁郁寡欢、慈悲济世的神态:

“她身处宴会中间,但脸上的表情却仿佛想揽下世上所有的罪孽,从殖民主义到种族歧视到性别不公,从镇压印度的大屠杀到南非到北爱尔兰,为埃及带去梅毒到为中国输送鸦片再到导致原住民染上酒瘾,甚至要追溯到1674年在塔楼上被饿死的小王子”

“她是戴女士(Lady Di),所以她就是值得一死(die)啊” [我也是在这里才发现Di不发’笛’要发’戴’的音]

作为Dorian艺术创作的赞助人之一,戴安娜在皇室里浮沉和Dorian的命运一直共进退。这本书从这个叙事角度也算是一种创新。这本小说最值得诟病的就是它叙事和语言的晦涩和散乱,尽管这种气质和80年代那种嬉皮士后期的颓废气息看似相符,但这本书的所谓颓废却显得十分刻意。众多hedonism的动机都显得莫名其妙,更不用说书里为了显得玩世不恭出现了很多厌女和厌同的内容。

对戴安娜的多种侮辱性称呼(男同倒贴女亡, 蠢猪, 名字叫戴就该狗带)就是作者轻浮态度的一种表现,这种轻浮也体现在了书中对于性少数人群的描写,比如Henry因为嫉妒Dorian没得艾滋就写书诽谤他,还有各种缘由不明的害人、杀人动机。另一方面,书里Baz热衷平权运动为弱势群体发声(这可是艾滋潮充满歧视的80年代),但Henry却不断讽刺这种行为只是一种表现艺术,我感觉作者似乎很赞同Henry这种trivialize少数群体运动的观点。当我后来查资料发现作者是个顺直男,我就觉得这本书堪比JK罗琳专门写一个连环杀人凶手是跨性别者。